第(3/3)页 反正,他们所有人在这件事上,利益是一致的,一荣俱荣一损俱损。 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,不怕有谁敢反水。 他们的打算是,先瞒住水灾的事情,立刻上书皇上,说襄州连日下雨,恐有水灾,给皇上报备一下。 然后等着过些天,再上书,说襄州因多雨决堤,遭遇水灾的事情。 这样的话,他们还可以再其中多写一些他们的辛苦,如何抢救,但实在是事不可为,所以才至于如此。 一直瞒下去,那是不可能的。 毕竟灾民太多,他们自己瞒下来了,也安置不了。 更何况,那么多的庄稼都被毁了。 就算他们瞒住了一时,等到上缴赋税的时候,岂有不露馅儿的? 所以说,这灾情还是要说的,但是却不能就这样直接说。 但他们想瞒,却也没有什么物资用来救济灾民。 那些人,房舍没有了,庄稼没有了,什么都没有了,官府还不管他们,还要将他们管控起来,不让他们跑到别处去。 他们都快活不下去了,哪里还能管那么多呢? 于是他们就聚集起一帮人,一起逃了出来。 到别的地方去是不管用的,他们便只能往长安来。 所幸,襄州距离长安不算太远。 他们一路一起走,勉强还算是安全。 但是却没有什么吃的,还要步行那么远,他们到了长安,就只剩下这些人了。 到了这里,却也是不能进城的。 京兆府尹好歹不敢再天子脚下做太过分的事情,在得知此事之后,就立刻上报皇上。 当然,他也只是知道长安城外有一批难民,并不知道这些人的来历。 他要向皇上请示一下,才能知道到底要不要开粮仓救济那些难民。 毕竟他也知道,皇上已经在准备攻打突厥之事了,这粮食要是拿出来给了这些难民,那就是计划之外的多花了粮食。 以后要用到的时候,兴许就拿不出来足够的了。 第(3/3)页